为促进高校科研技术与产业融合需求,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共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将持续发布各类企业技术(项目)需求。本次发布内容为一家新能源科技企业废旧锂电池回收技术研究需求。欢迎广大师生与科研人员联系我们,参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的技术研究。
一、研究内容
1.项目名称
退役磷酸铁锂材料全组元综合回收技术与示范
2. 技术难题
退役磷酸铁锂材料中既含有锂、磷、铁等有价组分,也存在铝、氟等多种杂质,而且杂质存在形态多样、组分间嵌布情况复杂;各元素和组分在回收过程中的赋存状态,锂、铁、磷的迁移及相态中的分配行为尚不明确。痕量杂质元素的分离行为及其对再生电池级前驱体的影响限度不清晰。
目前技术需求企业锂综合回收率小于90%,浸出液净化过程铝、氟杂质难以深度去除,含锂溶液富集过程蒸发能耗高,磷铁资源再生循环难以高值化利用,制备磷酸铁前驱体的磷铁比波动>6%,再生循环的磷酸铁锂材料0.2C<155mAh/g等。
3. 攻关方向
提升锂综合回收率至95%及以上,深度脱除含锂浸出液中铝、氟杂质元素;低碳短流程高效提锂并制备电池级碳酸锂技术;有效组元湿法制备过程中功能组元定向调控制备技术;磷酸铁前驱体的磷铁比波动<5%,提高再生循环的磷酸铁锂材料的振实密度,且0.2C>160mAh/g。
该技术需求属于退役磷酸铁锂综合回收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技术在项目承载方可以实现年处理规模1万吨退役磷酸铁锂规模,再生示范线处理成本≤8400元/吨,示范工程均实现经济稳定运行6个月以上。
二、具体技术指标、参数
1.当前技术指标
退役磷酸铁锂回收率<90%,铁磷比波动<6%,磷酸铁生产过程运行不稳定,再生循环的磷酸铁锂材料0.2C<155mAh/g。
2.攻关后技术参数
锂回收率>95%,磷酸铁生产实现技术经济稳定运行,铁磷比波动<5%,振实密度>1.2g/cm3,再生循环的磷酸铁锂材料0.2C≥160mAh/g;实现废磷酸铁锂材料全组分高效回收与高值化清洁循环利用。建成年处理1万吨退役磷酸铁锂材料,回收2000吨电池级碳酸锂、7000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再生等示范工程。
3. 实现条件
退役磷酸铁锂材料处理成本≤8400元/吨,产值≥2.5亿元/年,示范工程均实现经济稳定运行6个月以上。产品纯度评测方式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产值、产能与成本评测方式是第三方机构现场验收或专家现场考核或示范工程评估报告。
三、项目节点
2026年6月前实现锂回收率>92%,铁磷比波动<5.5%,振实密度>1.1g/cm3,再生循环的磷酸铁锂材料0.2C≥158mAh/g。申请发明专利2项;
2027年12月前实现锂回收率>95%,铁磷比波动<5%,振实密度>1.2g/cm3,再生循环的磷酸铁锂材料0.2C≥160mAh/g。申请发明专利2项。
四、项目交付
1.交付要求
完成年处理1万吨退役磷酸铁锂材料示范线建设,达到技术需求企业提出的具体技术参数及指标。
2.项目经费
500万元
3.实施周期
2025年1月-2027年12月
五、联络方式
科技园对接人:刘志鹏
电话:19301397819
邮箱:260925110@qq.com